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


專題探究計劃書


A: 學生姓名
1: (組長)施建豪
2:徐梓鋒
3:陳惠君
4:鍾卓華

B: 題目:孫中山生平事跡


C: 上述題目與哪個探究範圍有關?(可選擇多項)
今日香港 
全球化
教育 
宗教 
現代中國

 
D: 背景資料、相關概念和知識:革命家


E: 探究目的孫中山貢獻


F: 焦點問題:孫中山提昌的革命


G: 假設(如有):
 

H: 暫定探究進程和初步定出之探究計劃:
  
1.拍照
2.討論定立問題
3.提出問題
4.整理所得答案
5.制作報告
訪問對象:
導遊

組員分工: 拍攝 :施建豪 鍾卓華 筆錄: 陳惠君 徐梓鋒 訪問(連設定題目) :施建豪 鍾卓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整理資料: 陳惠君 徐梓鋒

I: 探究的重要性及其意義:對中國經濟重要性


J:參考資料:http://www.lcsd.gov.hk/CE/Museum/sysm/b5/index.php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http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7010031800587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http://www.sunyat-sen.org/sun/1001.php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http://hk.huaxia.com/gdtb/zsxs/zsxsspjjn/2008/11/1172110.html

孫中山(施建豪)

(1866~1925),中國近現代偉大的革命家、政治家,一生致力於推翻封建專制、締造民主共和的事業,領導推翻了清朝統治、建立民國。是海峽兩岸都倍加推崇的人物,在中國大陸,他被稱為「民主革命的先驅」,其巨幅畫像在重大節日時出現在北京天安門廣場;在台灣,他仍被尊為「中華民國」的「國父」。
1866年11月12日,孫中山生於廣東省香山縣(今名中山市)翠亨村一農民家庭。幼名帝象,讀書時取名文,號日新,字德明,1886年改號逸仙,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,辛亥革命後,則常以中山爲名。
孫中山少年時代在美國屬地檀香山,先後就讀於英美教會所辦的意奧蘭尼學校和奧阿厚書院。1883-1886年,繼續求學於香港拔萃書室、域多利書院。畢業後,先進廣州博濟醫院附屬南華醫學堂學習,後來轉入香港西醫書院(後幷入香港大學〕學醫。在校期間,他不但努力攻讀醫學,而且還廣泛研讀了西方國家的政治、歷史、軍事、科學書籍,幷結識了不少有志革命的青年朋友。1892年7月,孫中山以最優異的成績在香港西醫書院畢業,曾先後在澳門、廣州等地行醫,「不滿兩三月,聲名鵲起」。
1894年6月,孫中山到天津上書李鴻章,要求改革時政,被置之不理。同年,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,清政府在戰爭中接連失敗,孫中山進一步認清了清王朝的腐敗無能,愈發堅定了救國的信念。遂赴檀香山,在華僑中宣傳革命。這年11月24日,他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,提出了「驅逐韃虜,恢復中國,創立合衆政府」的主張。次年1月,孫中山回到香港,成立了香港興中會,準備在廣州發動起義,因事洩而失敗,被迫逃亡海外。清政府將孫中山作爲重要國事犯到處懸重賞通緝,1896年10月,他在英國倫敦被清政府使館誘捕,後經其老師英國人康德黎營救脫險。此後他在海外16年,先後 5次環游世界,在華僑中廣泛宣傳革命,建立革命組織。
1905年 8月,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政黨--「中國同盟會」在東京成立,孫中山被一致推舉爲總理。在同盟會機關報《民報》的發刊詞裡,他首次提出了「民族、民權、民生」三大主義,即三民主義的政治綱領。
以孫中山爲首的革命黨人,積極發動推翻滿清封建帝制的武裝起義,其中孫中山直接領導的起義共有10次。這些起義雖然失敗,卻喚醒了中國人民,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鐘。
1911年10月10日,武昌起義爆發,孫中山回國,於同年12月29日被推舉爲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。次年1月1日,孫中山到南京宣誓就職,建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,公布了具有憲法性質的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》。由於立憲派和其他舊勢力對袁世凱的支持以及革命黨人的妥協態度,孫中山被迫於1912年2月13日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,幷薦袁世凱以自代。4月1日,在南京正式解職。
袁世凱上台後,逐步實現其變共和爲專制的陰謀,並准備發動內戰消滅南方革命力量。孫中山遂發動二次革命,失敗後被迫逃亡日本。1914年7月,他在東京成立中華革命黨,被推舉爲總理,繼續領導反袁鬥爭。其間,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東京結婚。
1915年12月,袁世凱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公然稱帝,討袁護國戰爭爆發。最終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,並於次年一命嗚呼。袁死後,中國仍處於各派軍閥割據混戰的動亂局面。張勛復辟事件發生後,孫中山立即舉起護法旗幟,號召國會議員南下護法。 1917年9月1日,在廣州召開的國會非常會議上,孫中山當選爲中華民國軍政府大元帥,但滇、桂軍閥通過改組軍政府排擠他。1918年5月4日,孫中山辭職並離粵赴滬。自此到1920年11月,孫中山在上海完成了《孫文學說》、《建國方略》、《建國大綱》等重要箸述。
爲了建立一支真正的革命力量,1919年10 月,孫中山把中華革命黨改組爲中國國民黨。此時,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「五四」運動已經爆發。1920年10月,在孫中山的督促下,陳炯明率粵軍攻克廣州。11月,孫中山回到廣州,重新護法軍政府。1921年 5月,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,成立正式政府。
1922年6月,陳炯明發動叛亂,孫中山被迫離開廣州再赴上海,二次護法運動又告失敗。此後,孫中山接受了中國共產黨和蘇俄的幫助,提出聯俄、聯共、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。1923年初驅逐陳炯明後,孫中山在廣州重建大元帥府,幷派出「孫逸仙博士代表團」訪問蘇聯,邀請蘇聯政治和軍事顧問到廣州幫助中國革命。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,通過黨綱、黨章,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;同時創辦黃埔軍官學校,訓練革命武裝幹部。同年10月在鎮壓廣州商團叛亂後,應當時的北京政府之邀,他扶病北上共商國事,終因積勞病劇,於次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。
(據新華網、人民網等資料改編) http://www.takungpao.com.hk/100years/body.asp?id=452468

辛亥革命